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我们一直搞错了!小朋友的世界里可没有虚荣这回事儿!

家长都觉得小朋友之间的攀比是虚荣,实际这是另一种心理。

大家来看一看,小白是个虚荣的孩子吗?

二年级的小白放学到家以后一直闷闷不乐。妈妈问他怎么了,他也不吭声。一直等到吃完晚饭,收拾碗筷时,爸爸来问他,他才说:爸爸,能不能给妈妈买一部宝马车呢?

爸爸深深地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摊摊手,表示毫不知情。

于是爸爸问小白:妈妈那部大众车还很新,为什么要给她买宝马呢?

小白说:“妈妈每天去接我,彤彤的妈妈也每天去接她,可是今天她说不跟我做朋友了,因为她妈妈开的是宝马,是名车。妈妈开的大众车是普通车,所以我不配跟她交朋友。”说完,一脸委屈地把收拾好的碗筷捧起来,拿进厨房洗去了。留下面面相觑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知道,彤彤是小白最喜欢的女生,简直就是小白的女神啊。难怪小白这么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呢。

妈妈有点生气,她觉得彤彤这个小孩太虚荣了,带动得小白也变得虚荣起来。她气鼓鼓地掏出手机,就想给彤彤妈打电话。却被爸爸拦住了。

爸爸问:你是不是想给彤彤妈打电话?

妈妈说:是啊。我倒想问问她,孩子这么小,有必要搞得这么虚荣吗?

爸爸说:万一根本就不是彤彤妈说大众配不上宝马呢?万一是别人这么教孩子的呢?或者别人只是在说车的不同,根本就没想过孩子会因此变得虚荣呢?

妈妈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慢慢把手上的电话放下了。

攀比1.jpg

“可是,我们总得要跟孩子把这件事情讲清楚啊。”妈妈虽然放下了电话,却没放下心事。

“那我等他睡觉前和他说这个事情吧。”爸爸说。然后就跑进厨房,帮小白洗碗去了。

 晚上睡觉时间到了,爸爸走到小白床前,坐下来问他:“你是不是很喜欢彤彤?”

小白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脑袋几乎藏到被窝里去了。

爸爸无声地笑了笑,轻轻拉下被子,让小白的眼睛和耳朵露出来。“喜欢一个人很正常啊,因为你觉得她好嘛。”

小白感觉放松了一些。动了动身子,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些。

爸爸接着说:“你会因为彤彤穿了不好看的衣服或者脸上有脏东西,就不喜欢彤彤了吗?”

小白说:“当然不会。”

爸爸说:“那你也要相信彤彤如果真喜欢你,是不会因为妈妈没有开宝马,就不喜欢你呀。”

小白点点头,似乎又有些不确定。

爸爸接着说:“如果一定要买一部宝马,那要花更多的钱。我和妈妈觉得这些钱可以给你更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旅行啊、游戏啊、玩具啊什么的。我和妈妈不会因为别人说我们开的车不是名牌而难受,你也可以试试啊。当然,我也要承认自己没有彤彤的爸爸妈妈那么努力,所以才不能轻松地买更好的车啦。将来如果需要,你也可以买自己的好车啊。”

小白觉得自己顿时有希望超过爸爸,信心足了起来,偷笑着转过身侧躺着。爸爸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也就摸摸他的头,替他关了灯,退出房间去了。

很多时候,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言语和行为上有攀比的情况,其实并不是虚荣心作祟。更多的其实是希望求得他人的认同,从而提升自己的安全感。他们从安全感很强或者比较强的家庭中刚刚步入学校这样一个充满新鲜关系和人物的世界,寻求安全感,是很正常的需求。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说大话,或者在别人说一件相对比较“厉害”的事情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要站队——我也这样,甚至要压过一头——我的……更……。这很正常。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无需大惊小怪,只要了解孩子真实的恐惧,并在言语和行动上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就足以让孩子安定下来了。


867
相关阅读
孩子发脾气、打人,为什么?怎么破?

孩子发脾气、打人等攻击行为实际上和他的吃喝的本能需求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听话、骂人打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妈咪ok 26 2973